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于2019年3月1日頒布,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同時廢止。配套的《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外商投資信息報告辦法》也同日施行。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9年版)也已配套更新。
2020年1月1日起,外商投資管理進入了外商投資法時代。國家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外商投資法律法規體系實現三法歸一,顯著精簡、優化。從三資企業法時代的同時肩負外資管理、企業組織、涉外合同三大任務,到不再規范企業組織和涉外合同。建立了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制度和外商投資安全審查制度為主的外商投資管理制度,取消了“逐案審批”的體制。
外商投資法的變化和亮點已有眾多解讀,不再贅述。本人碰巧在新法和舊法交替之際,參與了某中外合資企業籌劃設立項目,下面就以該項目為例,從實務角度來梳理如何依據外商投資法在中國大陸設立外商投資企業。
因此項目尚在籌劃階段,對項目信息匿名處理后描述如下。委托人為中方投資人,為某央企下屬公司,外方投資人為捷克某公司,雙方擬在北京市X區設立中捷合資企業(以下簡稱“該企業”或“擬成立合資企業”),生產銷售某空中交通管制產品。